Loading

  • 環保創新大旗下的地方掙扎

        1 月 17 至 26 日是柏林國際綠色週 (Berlin International Green Week),最早於 1926 年組織了相關活動,最開始並未國際化僅限於德國本地,其簡單的初衷是讓農夫與科學家進行交流,因為二戰也曾經停辦。在 1951 年重新辦理後就年年辦理直至今日。這是一個農業博覽會的場合,因為近來環保觀念興起,一屆比一屆更加盛大,去年聚集了來自 61 個國家 1750 個展商,共同展現對於食物、耕作、衍生產品的創新想像。   提到環保,我們不得不提及去年 12 月中,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上。歐盟執委會新上任的主席馮德萊恩通過了歐州綠色政綱 (European Green Deal),並且將這項政綱比喻為「歐洲人的登月計畫」。預計在 2050 年達成洋洋灑灑的十大要點,包含了人類生活與商業活動的許多面向。其中較令人矚目的有:企圖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歸零的「碳中和」、製造商品能源永續的「循環經濟」、無論是空氣或是水都要「零污染」的經濟模式,以及以環保結盟的跨國經濟組織等等。目標固然大膽,更可以堪稱激進,不過實行細節仍然保留了許多模糊地帶。 而就在 1 月柏林綠色週盛大開展之際,城外布蘭登堡州議會的一場閉門會議中,初步同意了美國特斯拉自動車公司的一項開發計畫。據聞特斯拉預計將花費 4100 萬歐元收購 300 公頃的森林地。在柏林東邊的小鎮 Grünheide,將要打造生產特斯拉自動車的巨型工廠(Gigafactory 4),並且計畫在 2021 年啟用,預計產能達到每年 50 萬輛的特斯拉自動車。人們形容此舉有如美國自動化大軍的逆襲,跨海來到這個歷史悠久的汽車大國,兵臨城下要攻入這個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 不過,事情沒有像藍圖那樣美好,1 月 18 號在市中心引發了當地居民支持和反對的抗爭。 反對的群眾約莫有 200 名現身抗議,其中有人提到在 20 年前,同為汽車生產商的 BMW 也曾計畫在同一塊土地上建造工廠,但是森林不是用來生產汽車的。標語大多表達對於這項決策的質疑:「黑箱會議」、「環境殺手」、「森林拒絕大工廠」等等。不過卻在短短的 300 公尺外,另有 50 位群眾支持這項開發案。支持者表示特斯拉的計畫是小鎮的未來,面對氣候劇烈變化,象徵環保的電動車正是該走的路。期待隨著特斯拉建廠而來的工作機會以及公共建設的投資。 環保團體表示,當地供水系統恐怕無法負荷工廠所需的大量水資源,這恐怕將進一步的使森林地旱化。對照位於南半球的澳洲,由於乾旱而引起蔓延全國的野火,認為這項開發案還是需要更仔細評估。特斯拉總部,面對這些質疑聲浪,隨即在 16 號在社區裡設立了資訊中心,試圖在當地進行社群討論遊說,以減緩居民的不安。這項計畫目前仍未定案,從開發的方向與土地的價格都還在協調之中,不過在已有不少推土機在森林邊緣待命。 無獨有偶的,在 1 月 17 號的柏林市中心 —— 布蘭登堡門前聚集了上千台的農用拖拉機,自德國各地進城,抗議政府即將實施的農業計畫。這已經是去年11月以來第二次大規模集結在柏林。同一時間也在北德 Hannover、Kiel 等地也都有串連響應的抗議活動。各地的農夫團體反對更加嚴格的施肥條件和動保規則,同時也要求更合理的農產品定價。這些更嚴格的規定,或許對於大規模大資本的農場來說,只是獲利模式的調整及投資,但加諸在小農則身上可能是導致倒閉的風暴。 而身處台灣的我們在剛剛經歷了史上最熱的冬天,日日與骨瘦如柴北極熊在手機螢幕裡相遇,為燒燙傷的澳洲無尾熊擔心之時。正視環境問題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世代任務。但是上述這些衝突的案例,也暗示了新的課題:要如何在環境改革的過程中,使人民團結,傾聽各方並協調前進,目標一直且體恤各個前進中的個體,一起和諧共生,往下一個十年邁進。
  • 都市農耕的八年抗戰

    在都市中自主有機種菜、都市養蜂、搭建公共空間讓市民使用、關於社區的知識座談、自由的舊書交流、每週不同主題的市民參與的市集。這些對於一個城市的想像,上述這些其實都不是很新的觀念,而在柏林,這也是住民不太陌生的題目。常常在台北可以看到許多快閃市集、一日農夫、游擊書店等短期的社區參與;而相對已經成立了8年的prinzessinnengarten,「時間差」大概是和台北城中的社區營造最大的不同。而時間,到底可以帶給社區營造什麼樣的影響呢? Prinzessinnengarten 公主花園(直譯)是一個位在柏林市中心東南邊的社區花園,從2009年開始非營利組織Nomadisch Gruün成立,向市政府的地產公司承租這塊6000平方米的土地。最初開始的計劃很單純,就是和社區共同種菜,利用種菜介入城市。在春夏秋天每週有兩個時段是市民自由參與的,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土裔、阿裔的媽媽和金髮碧眼的德裔小孩一起施肥,德國裔媽媽和土耳其裔的小孩一起澆水,這並沒有經過特殊安排,因為大家要一起種菜,所以自然而然的邊做邊學、邊做邊討論。這些參與的市民或許宗教不同、政治觀念不同、生活水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每個人對食物都有需求。一起種菜、一起討論食物,變成將這些人串聯在一起的方法。 從2009年開始到今天,每年大約種植350種的植物、大約有10000隻蜜蜂棲息,販賣農作物、與Cafe小額營利。從地鐵站Moritzplatz下車,出站一公尺任何人就可以自由的、免費的、不用預約的走進Prinzessinnengarten,腳步馬上就從地磚踏進乾黃的土地。 這或許在2009年還單純的是一個實驗,而到了今天這裡反而成為一個都市發展的實例和市民的獨立力量。在主辦人Markers的眼裡,政府把他們單純當成一個形象營造的工具,所以持續地將這塊土地租給他們,而非轉售或是租給其他商業空間獲取短期的報酬以填補柏林市政的資金缺口。但Markers其實看得更遠,他認為這裡本質上,是一個社會運動的基地。如何將普通市民原本作為一個被動的消費者,改造成主動的參與者。他們除了藉由種植實際參與,還有許多知識型、及藝術的活動介入。 去年開始更結合柏林藝術大學的Lab與自願者共同建立知識舞台,每週六個小時緩慢的和社區居民一起用手搭建平台。還有例行的講座、讀書會更讓學者和居民坐在一起討論全球化、土地商品化、單一農作機械化、都市中的農業文化等議題。而小型的工作營,回收物品的再利用、木工課程、關於蜜蜂與植物多樣性的關係等等;而至今這塊獨立的基地自給自足的雇用13名員工、並有小額的獲利能讓組織繼續運作各種活動。 Prinzessinnengarten是一個案例,關於都市計畫、關於開放空間、關於一種生活型態的想像。一個城市到底要用什麼角度看待土地?將視角調回台灣,或許也能回應所謂開放空間到底是什麼?是用一杯咖啡錢可以做一下午的星巴克,還是所有人都能在炎炎夏日進入的冷氣賣場打發時間,還是還能有其他的可能? prinzessinnengarte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