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適逢台北藝術博覽會期間,伊日藝術策展引述威廉.福克納經典意識流作品《喧嘩與騷動》一書,主要展出四位台灣當代藝術家陳雲、賴威宇、李瀚卿及邱承宏。《喧嘩與騷動》書名取自莎士比亞悲劇《馬克白》中的臺詞:「人生如癡人說夢,充滿著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Life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福克納在《喧嘩與騷動》一書中採用多角度觀點,亦即沒有主詞的台詞、對白,及上句不延續下句的描述,呈現出主角人物複雜且細膩的情感狀態。《喧嘩與騷動》共分為四個部分,為三男一女的獨白。當中三部分是主角人物的內心意識流的書寫,時間軸前後交叉飄移,非線性書寫。而第四部份則為旁觀者相對較為寫實的描述,觀者閱讀到書本末尾,才能夠獲得其書清楚的輪廓,並留下深刻的印象。



《喧嘩與騷動》一書由三男一女,四部獨白築構而成。本次伊日藝術為映襯主題,邀請三位男性藝術家與一位女性藝術家共同演繹。陳雲創作主體即著重在意識及記憶的描繪,運用如同蒙太奇的剪接手法,以組件式的表現手法創作,其呈現如詩般的絮語。而賴威宇的創作,社會議題的色彩濃厚,「羅曼小史」黑白速寫系列作品中,描寫人於社會活動中的形象,猶如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的共通經驗,與羅曼史系列平行的彩色系列中,則時常出現過大或過小的人物,進而演繹社會現實環境與個體的不平衡關係,更是以賴威宇的作品呼應到福克納一書中「騷動(Fury) 」的主題。



而錄像/雕塑藝術家邱承宏的錄像作品「觀音」,將其大理石粉形塑的台灣原生種水鹿形象,以觀音的佛刻石雕場做為場景,進行物質與精神性、人性與佛性的對話,猶如故鄉野史般的敘事,深刻而動人。而對照福克納於第四部的相對寫實,關照出其小說世界的側寫觀察,讓主角之面貌輪廓浮現,本次策展則以寫實藝術家李瀚卿作為對應,李瀚卿描繪他本身收藏之物件,以攝影淺景深的表現手法,將其傳達其所繪物與創作者之間的情感,物件與人的連結。

本次展出聚焦於台灣當代藝術家,以《喧嘩與騷動》為題希望藉此能讓觀者,一探台灣當代藝術的複雜深刻又富有原創性的精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