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2021

    伊日生活 2021 年度計畫 — A Better Day 伊日好生活 —   過去一年,世界發生劇烈改變,我們看見生命的無常,人人必須對應種種的身不由己。在邁入2021年之際,我們更需要學會從每一天,放心迎向明天。 年度主題「A Better Day」,從走入一座森林、一片茶山,到穿越河川、湖泊與大海;從植物百態、每個人的身心療癒,到好物時光;從氣味島、日常美術館,到時時愛地球,透過各種嗅探、傾聽與體會,感受各種美好的生活片刻,無論晴天或雨天,紛擾或平靜,只要是自然地真誠地活在當下,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天天都有新氣息。讓每一天都是 A Better Day!  
  • 台灣之歌:阿朗壹古道 Dear Formosa:ALANYI ANCIENT TRAIL

    月份: 2019 November - December
    主題ㄧ標題: 台灣之歌|阿朗壹古道
    主題ㄧ: 最後的原始海岸線
    主題ㄧ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living/409-2019-10-30-07-49-30
    主題二標題: 約翰森林 JOHNRAY
    主題二: 芳香植物學 Ⅳ
    主題二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escents/411-2019-11-04-02-44-21
    主題三標題: 2019 台北藝術自由日
    主題三: 撩動自由的藝術魂
    主題三連結: https://yiri.com.tw/25-yiri-foundation/421-2019-free-art-fair
    主題四標題: 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主題四: 從偉大的詩中啟發 T&D
    主題四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escents/414-2019-11-12-10-31-20
    主題五標題: 伊日美學講堂
    主題五: 時間釀的豐美滋味
    主題五連結: https://yiri.com.tw/19-yiri-class/425-2019-12-16-03-01-33
    主題六標題: Friday for Future
    主題六: 少女怒救地球
    主題六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living/426-friday-for-future
    阿朗壹古道,清代所闢建琅嶠‧卑南道(屏東恆春至台東卑南)其中一段,是過去原住民出獵與遷徙、學者探險踏查路線,滿載著台灣東部發展的歷史足跡。人文價值外,阿朗壹古道也是全台唯一無公路經過的路段,沿途除突出的海崖、圓滑的南田石堆,完全不見消波塊、防波堤等人工建物,鄰近區域更是台灣少數僅存的海岸原始森林,少見的椰子蟹、綠蠵龜經常在此出沒。台灣最後的原始海岸線,留存不易,需要所有人共同珍惜!
  • 日常美術館:平子雄一 EVERY DAY MUSEUM:YUICHI HIRAKO

    月份: 2020 March - April
    主題ㄧ標題: 平子雄一 Yuichi Hirako
    主題ㄧ: 迷走七彩魔法森林
    主題ㄧ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living/445-2020-03-02-02-33-40
    主題二標題: 冬天的茶道具
    主題二: 一日茶事
    主題二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tsit-lit-te-su/448-2020-03-09-02-20-25
    主題三標題: 全球水建設計畫
    主題三: 伊日生活 × 慈善的水 × 322 世界水日
    主題三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living/450-2020-03-17-01-44-20
    主題四標題: 植物的秘密語言
    主題四: 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主題四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escents/451-2020-03-20-01-58-13
    主題五標題: Kuwado
    主題五: 伊日好物
    主題五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goods/452-kuwado
    主題六標題: 生活中如何源頭減塑
    主題六: 伊日生活
    主題六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living/458-2020-04-27-01-50-56
    頭部為樹叢,下半身穿著各式衣類,似人非人似怪非怪的小樹人,正是平子雄一作品中的主要角色,而相伴在小樹人身旁的是黑貓白貓或是其他動物,背景則環繞著不同品種的樹叢花草,色彩繽紛的森林畫面讓人看得目不轉睛,待仔細細看後又能沉醉於畫面中的氛圍。藝術家就像是自然童話的守護者,在他畫筆下的大自然、森林樹木、花朵種子、動物昆蟲、人類樹人,共組成一個個富含故事性的畫面,吸引我們走入通往森林自然的道路,開始反思人類、植物、大自然三者之間的相處模式。
  • 日常美術館:時永駿 EVERY DAY MUSEUM:Shih Yung-Chun

    月份: 2020 November - December
    主題ㄧ標題: 日常美術館|時永駿
    主題ㄧ: 私領域裡的公開劇
    主題ㄧ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living/497-2020-10-30-09-50-46
    主題二標題: 伊日好物
    主題二: 顏石蠟筆,撿起一顆大自然作畫
    主題二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goods/506-2020-12-11-03-58-48
    主題三標題: 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主題三: 植物的五感世界-視覺
    主題三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escents/503-2020-11-30-02-03-57
    主題四標題: 伊日生活
    主題四: 離島旅遊,如何玩得環保又盡興?
    主題四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living/509-2020-12-18-01-40-03
    主題五標題: 伊日書屋
    主題五: 覺知,從紮根大地開始
    主題五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books/511-2020-12-25-02-09-00
    主題六標題: 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主題六: 結合在地青草花果保養力量的禮物
    主題六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living/504-2020-12-01-10-29-29
    時永駿作品的獨特之處,在於對時間流逝的滄桑感的表現力,不但在二維平面上巧妙地鋪陳出三維立體空間的向度,同時以擦拭、拼貼、暈染或磨損等手法,來製造一種第四度空間的聯想。他捨棄華麗鮮明的現實表象,刻意去挖掘人性深處所恐懼的許多不確定的記憶,那種不明就裡的模糊,深藏在每個人午夜夢迴的夢魘中,不能自主地浮現,卻又無法完全記憶,更不可能去掌握全貌。時永駿以他獨特的視角,表達各種荒謬、怪誕的生活百態,以繪畫作為一個逃避現實的出口,將一切的不可思議、荒唐虛構都合理化了。他那貼近平淡題材中出人意表的駭人情節,更像是推理恐怖片裡的故弄玄虛,比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所表現的夢境更遠離了現實。
  • 日常美術館:金・提爾・撒拉路基 EVERY DAY MUSEUM:Guim Tió Zarraluki

    月份: 2020 July - August
    主題ㄧ標題: 金・提爾・撒拉路基
    主題ㄧ: 金提爾的心象風景的發現之旅
    主題ㄧ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living/472-2020-07-06-01-47-42
    主題二標題: 《兩個福爾摩沙》王煜松個展
    主題二: 伊日藝術計劃
    主題二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arts/473-2020-07-10-03-17-47
    主題三標題: 喝茶配糕仔
    主題三: 一日茶事
    主題三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tsit-lit-te-su/477-2020-07-27-07-43-57
    主題四標題: 植物的五感世界
    主題四: 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主題四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escents/480-2020-08-07-03-11-47
    主題五標題: 檸檬與玫瑰的夏日邂逅
    主題五: 伊日好物
    主題五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goods/481-2020-08-31-01-58-41
    主題六標題: 《失去之歌》吳家昀個展
    主題六: 伊日藝術計劃
    主題六連結: https://yiri.com.tw/category/yiri-arts/479-2020-08-06-10-08-04
    來自巴塞隆納的年輕藝術家金提爾,從 2013 年的肖像系列解構時尚雜誌名模五官,以回應大眾媒體透過電腦合成、數位修圖所宰制的虛假美學,到地景系列《虛妄之地Unreal Spaces》轉為向內探索的平靜渴望。無論向外挑戰或向內發聲,解構自我的過程即是一趟心靈成長之路。如果說肖像系列處理的是五官臉孔的風景,那麼地景系列呈現的是人內心的風景。 藝術家金提爾匯集一年多來的旅行經驗與人生體悟,使用地景來形塑人的表情。畫中的人臉是無名的,但大地的色彩與線條卻承載了七情六慾。天空是紅的,大海是黑色的,山巒是繽紛多變的,天地大美之間,你我的悲傷是微不足道的。這些風景地貌來自藝術家旅行中的吉光片羽,描繪出他與好友們共同的生命經驗。金提爾透過創作紓解了個人在面對社會現實的無力與壓抑,以及遭逢大自然反撲的渺小與謙卑。  
  • 時永駿|私領域裡的公開劇

      我們說觀看作品時,觀者將能接收到藝術家意欲傳達的訊息。但在觀看時永駿的作品時,開放性的畫面資訊帶出的是一種遊戲似的生活品味,甚至還帶著一點精心虛構的恐怖甜膩。他的作品目的並非傳達任何道學或意義,似乎更傾向是邀請觀者們能夠積極的組合自己的回憶,一起共同參與這場解讀作品的遊戲。   時永駿,1978 年台北出生,2003 年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主修西方繪畫;喜歡觀察日常生活當中那些看似平淡無奇,卻透露出少許違和的人類行為,或是怪誕奇異的空間角落,並將其作為創作的發展脈絡。擅以現成物、陶作、織品、家具等物件擬造出各種不同的「道具」,並投以人物參與其中實施示範操作,組織起場地空間與立體作品間的互動關係之後,再拍攝記錄下來進行繪畫的創作。於媒材上橫跨了立體雕塑、攝影、錄像、平面繪畫,以及最後呈現於展場的綜合裝置。 「日常生活」一直是時永駿作品中的主角,他首先將各種日常生活片段,依照不同的行為主題,區分為不同的系列故事。自 2012 年於北京玉蘭堂發表的個展《肥皂劇》當中發展出的三個系列「示範生活」、「日常體制」、「閱讀習慣」,到 2015 年香港創庫藝廊個展《遊戲手冊》中的「套裝玩具組」系列、2016年個展《家庭代工》的作品系列「植物學」、「居家示範」,到 2019 年北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個展《預售屋》。時永駿一直以自策展的形式,替自己的個展制定好相對應的主題,再透過各種不同媒材,甚至是撰寫小說,組織其創作所表達的核心概念。 他一直以一種偽紀錄片的形式,支配著生活中的各種畸想劇情,並且邀請身旁友人入鏡化為劇中角色。而這些劇情演繹的空間可能在私宅,可能在獸醫院,也可能是旅行中落腳的飯店。羅蘭巴特在其著作《明室》中提到:「攝影是私生活領域的曝光,即私領域的公眾廣告性…我要宣稱內在性,而不暴露我的隱私。」這些實踐於生活上的真實遊戲,呈現出一種虛構的真實,時永駿以攝影/繪畫形式紀錄下來,似是遮掩在薄紗下的模糊軀體,曖昧的線條使觀者在閱讀他的作品時,更能夠產生更多的主觀遐想、更多的連結關係。   更多 時永駿 資訊請參考 伊日藝術計劃 YIRI ARTS 時永駿|家庭劇院|227x182cm|2020|oil on canvas  
  • 金提爾的心象風景的發現之旅

    Guim Tió Zarraluki|LUA|91×61 cm|mixed media on poster|2017| 心象風景的發現之旅 維斯康堤《魂斷威尼斯》Χ 金・提爾・撒拉路基 Guim Tió Zarraluki   藝術創作的挑戰,在於過程中不斷自我叩問、突破跳框,以全新的觀點開創更多美學的可能。橫跨義大利新寫實主義與古典奢華的藝術巨匠-盧奇諾.維斯康堤,在其長達三十多年的導演生涯中,逐漸完成個人的藝術轉型。瀏覽作品年表,有如浮世繪般展開了義大利各階層的生活畫卷。尤以晚年的扛鼎之作《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1971),對青春的癡愛、對藝術的追求、對生命和美的眷戀,在悠緩的搖攝鏡頭與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的抒情詩中,全片漂浮著異樣的神祕美,一種晚來卻深刻、陶醉又壓抑的孤獨。   「我喜愛通俗劇,因為它正好介於生活和劇場的情境之間。」── 盧奇諾.維斯康堤   創作像一場瘟疫,靈感從畫布開始蔓延 《魂斷威尼斯》改編自托瑪斯曼的文學作品,小說中那位年過半百的音樂家,在旅途中偶遇美得出奇的男孩,如同被電擊一般灼傷了雙眼。為了多看男孩一眼,音樂家甚至到死前都捨不得離開霍亂籠罩的威尼斯。維斯康堤以深具繪畫美感的場面調度,拍出了同性之愛難以言說的陰翳之心。來自巴塞隆納的年輕藝術家金提爾,從 2016 年的肖像系列解構時尚雜誌名模五官,以回應大眾媒體透過電腦合成、數位修圖所宰制的虛假美學,到 2017 年地景系列《虛妄之地Unreal Spaces》轉為向內探索的平靜渴望。無論向外挑戰或向內發聲,解構自我的過程即是一趟心靈成長之路。   追尋自我的心象風景 如果說肖像系列處理的是五官臉孔的風景,那麼地景系列呈現的是人內心的風景。藝術家金提爾匯集旅行經驗與人生體悟,用地景來形塑人的表情。畫中的人臉是無名的,但大地的色彩與線條卻承載了七情六慾。天空是紅的,大海是黑色的,山巒是繽紛多變的,天地大美之間,你我的悲傷是微不足道的。這些風景地貌來自藝術家旅行中的吉光片羽,描繪出他與好友們共同的生命經驗。金提爾透過創作紓解了個人在面對社會現實的無力與壓抑,以及遭逢大自然反撲的渺小與謙卑。正如維斯康堤的電影,較之同期的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大師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有著更冷冽蒼涼的目光。   繪畫與電影敘事的互文性 所謂的經驗值是過去生命的累積,所謂的藝術形式亦是前人的擬仿與再造,並在交互指涉、重組的過程中激盪出新的火花。金提爾從早期的後設(meta)重組拼貼,再現另類形式的創作,到現在的向內探索,從內心的小宇宙到外在的大世界,呈現一種安靜而深邃、孤單卻不寂寞的美好。我們彷彿看到《魂斷威尼斯》最後海灘那一幕,也許一切的耽美與癡愛只是自己的自作多情,但只要能再看他一眼,就這麼死去也有了意義。   Guim Tió Zarraluki|La Pujada|46×55cm|Oil on Linen|2018| 【延伸閱讀】   盧奇諾.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 1906-1976。出身米蘭望族卻是終身的共產黨員,看似矛盾的組合也反映在他的創作。雖是人道精神的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的開路先鋒,但他綜觀上流社會的華麗筆觸也鮮有能及。代表作品《大地震動》、《白夜》、《洛可兄弟》、《浩氣蓋山河》、《魂斷威尼斯》,他的電影華麗中瀰漫著諷刺的氣味,檢視著上流貴族們自我陶醉的頹敗。
  • 靈長類人科動物圖鑑

      「我們以為屠刀很快就會落下,然而真正的答案是:在懵懂中被奴役至死。」- 《犬之島》   魏斯安德森《犬之島》Χ 丹尼爾・蘇維勒斯.范弗 Daniel Sueiras Fanjul 相較於四肢靈巧、腦容量大的靈長類動物,智商較高的人類因現代醫學和科技進展大幅延長了生命週期。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演化下,人類成了地球上強勢的主宰者,為了爭取生存空間、滿足己利,對其他物種進行大規模的掠奪,強取棲息地、侵略大自然,加劇了其他物種與生態滅絕的危機,如今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正一步步向人類反撲。 「給我記好了,在我這裡不允許任何狗說放棄。」-首領(《犬之島》上的領袖狗) 美國鬼才導演魏斯安德森的定格動畫電影《犬之島》一 如它的片名,狗狗不僅是全片的主角,更是主觀的敘事者。天馬行空的故事背後,探討的是人類的生存環境與對自身行為的反思。透過小男孩搶救心愛家犬的歷險記,以犀利卻不說教的方式,暗喻人類在權力鬥爭下,以各種糖衣美化自己的荒謬行徑。生態環保、種族歧視、階級對立、媒體亂象、流浪動物 …,魏斯以他一貫幽默諧趣的童話奇想,戲而不謔地衝撞體制,宛如一則警世寓言,留給觀眾迴旋的空間。   Daniel Sueiras Fanjul|IN MEMORIAM Edo uard Branches the 2nd|39.5×35×2cm(framed)|2018|Eucalyptus leave and Oil on Wood   Daniel Sueiras Fanjul|IN MEMORIAM¨el platanito¨|39.5×35×5cm(framed)|2018|Polychromed Rigid Polyurethane and Oil on Wood   你在看我嗎?我也正在檢驗你 如同魏斯電影鮮明的辨識度、馬卡龍般的影像調色盤,以動物肖像建立「作者論」的西班牙藝術家丹尼爾,藉由擬人化的逗趣表情、布爾喬亞的穿搭品味,讓我們在賞畫的同時,被栩栩如生的眼神和突梯的趣味吸引,宛如對著一面哈哈鏡,意識到自己何嘗不是披著人皮的動物?相對於不同的物種,我們究竟給予了什麼?對牠們又掠奪了什麼?自詡為萬物之靈、高高在上的人類,人性與獸性有時只是一線之隔。   華美框架下的道德憂鬱 西裝革履、圓框眼鏡、尊榮皇冠、復古拼花、普魯士藍、鵝黃、淡綠、淺粉 … 藝術家丹尼爾同導演魏斯一樣,對懷舊風情有種特別的迷戀,他們鏡頭下的主角有一種老派文青的雍容自若。為了呼應每幅作品的主題,丹尼爾平日精心蒐集從舊物市集或結識的古董商購來的畫框,特別是一些有歲月感、華美貴氣的巴洛克式風格。有時也逆向操作,從畫框本身的性格來構思相對應的動物肖像。每幅畫自成舞台,有幽默,有奇想,當我們面帶微笑細細瀏覽全系列作品,彷彿閱讀一本色彩繽紛的成人童話繪本,同時進一步思索,在華美的包裝、名片的頭銜下;在電腦視窗與手機屏幕的框架中,我們似乎變得世故而狹隘,漸漸丟失了初心的感動,對宇宙生命的尊重。 全宇宙就像一面大拼圖,萬物各得其所、自然繁衍,只要有部分拼錯,哪怕是最小的一片,整個宇宙就崩壞了。藝術家透過作品來寓言,唯有拋開傲慢與偏見的人類本位主義,尊重自然和諧共處,才有資格自詡為「靈長類人科動物」。   *作者論源自法國新浪潮運動,電影導演在一系列作品中,維持題材與風格上的一致性,形成鮮明的個人標誌,便可視為導演個人的作品。   Daniel Sueiras Fanjul|100 % WOOL|61.5×51.5×8cm(framed)|2018|Oil on Wood Daniel Sueiras Fanjul|FIASCO PARTY|31×31cm (framed)|2019|Oil on Wood   【延伸閱讀】 魏斯安德森(Wes Andeson) 1969 -。美國電影導演、編劇和監製。擅長以魔幻寫實的美術設計、置中的透視構圖,以及會心一笑的台詞講述深刻的人生故事,甚至將歷史事件包裹於看似滑稽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電影之中,在藝術價值與商業表現都相當不凡。定格動畫電影《犬之島》更贏得 2018 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   Daniel Sueiras Fanjul|S.N. Retrato Ilustre CXVXVXVII|Ø20.5cm (framed)|2016|Oil on 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