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擁抱—蔡昇達

      圖/文 蔡昇達  身上的外套、毛帽、睡袋、手套都還夾雜著些許的煙燻木質調的香氣,鼻腔裡帶有一點點松脂的滑膩感,指甲縫夾藏著泥土與青草的香氣,從海拔 1800 公尺回到家裡,把森林與老人家的擁抱一起帶回來了。「關門古道」是台灣丹社群布農族由西向東遷徙的路線,一趟十天九夜的旅程,從花蓮逆著走,翻越中央山脈回到南投丹大社的舊部落,可以說是一趟時光隧道之旅。 沿途超過千年的紅檜神木,總會在濃霧散去之時,倏然的闖入眼簾,偶有一些太認真找著食物的獸,忘記打開自己鼻子的嗅覺開關,讓我們有機會只差一個呼吸的距離就能觸碰。無論白天走了多少小時的路,當夜幕垂降時,在寒冷潮濕的東部山林之中,獵人們會很有默契的快速分工打理營地,像我們這樣年紀的青年,必須帶著刀到附近找尋乾燥的倒木,準備升起煮食與取暖的小營火。 從辨認木材就是一門古老的智慧,帶有豐富油脂的成為火種,乾燥的細枝成為中層蓄熱的燃料,密度高的木種烘烤後燃燒成為火炭可以降低木材的浪費,老獵人們總說:「大自然裡的東西只取剛剛好就好。」 冉冉升起的煙,無論我怎麼換位置,祂總是跟著我,燻得我眼淚直流。「哦!不要一直閃,這是山林裡的老人家擁抱你的方式,將氣味沾染在你身上,大家才會知道你是誰的孩子。」 氣味不只是氣味,在我們的世界裡,那是不曾逝去的愛。   「下一次旅行」想打包的隨身小物 分食小刀與肖楠木刀鞘、防潑水隨身包、打火機、AirPods、相機   蔡昇達— 身份總在雜誌主編、攝影師、導演、策展人、創業家中不斷轉換,是名深入地方生活的自由工作者,擅資源整合與創意策略企劃執行 。   二十周年特別企劃_氣味自遊人 x 20【自遊人旅行專欄】 本期主題,特別邀請 4 位文字創作者,打開嗅覺記憶,書寫連結「氣味」的旅行風景,在文字與氣味之間,歡迎嚮往遠方的自遊人,來趟紙上行旅。   伊日誌 Yiri Living Zine 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粉絲專頁
  • 氣味的現場—洪愛珠

      圖/文 洪愛珠 因肺炎疫情,旅行受限的期間,我念想最頻的是泰國。這個國度,返鄉似的去過十多趟,種種風光人景,空氣濕度,如交往多年情人皮膚的氣味,扎根體內,一撩開來,念頭就漸飛漸遠。 最後一趟去泰國清邁,投宿濱河(Mae Ping)河畔一間民宿。門房姑娘極貌美,著傳統服飾,瓜子臉娟細皎潔,眼梢晶晶帶笑。美得使人不忍多看,想及這樣一張臉,未來或被歲月弄皺,無端竟有割傷之感。 上樓需脫鞋,木階梯擦得發亮。姑娘領路上樓,赤足悄靜,階梯啞響。房間在頂層,是一木房間。窗框,門扇,地板,床架全用木頭,部分夾嵌彩色海棠押花玻璃。我認識許多清邁人,理想且執著的屋構材料,是柚木。柚木無明顯香氣,質地油潤肌理樸素,貼合當地民情。這間費用廉宜,僅十幾間房的小型民宿,細節全很當真,訪客能觸及東家的心意。 房裡大窗面河,窗前有桌,桌上有燈。停留清邁期間,每天需寫點東西,事先在email裡要求。姑娘說,為此特別從它處挪來桌與燈,希望合用。好感激她。 姑娘臨走。我又問,能否點蠟燭?她遲疑一會,指指周遭說:都是木頭,須當心。不久,送盒火柴來房間,算是默許。我點亮一小盅曼谷買得的香氛蠟燭,名為From the lake to the ocean,湖泊至海。氣味清爽透光,委婉寧定,如同山城河畔這幾日,我最願重回的現場。   「下一次旅行」想打包的隨身小物 書(通常為散文)、硬殼週記與穿線薄速記本、藍染亞麻圍巾、口紅、重焙烏龍茶葉、相機   洪愛珠— 台北養成,倫敦藝術大學畢,平面設計工作者,工餘從事寫作,以記舊時日,吃食與人景。著有《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遠流出版。     二十周年特別企劃_氣味自遊人 x 20【自遊人旅行專欄】 本期主題,特別邀請 4 位文字創作者,打開嗅覺記憶,書寫連結「氣味」的旅行風景,在文字與氣味之間,歡迎嚮往遠方的自遊人,來趟紙上行旅。   伊日誌 Yiri Living Zine 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粉絲專頁  
  • 無可名狀的魔法—許育華

      圖/文 許育華 降落機場,那片土地的氣味便撲鼻而來,掀開我用以記憶旅行的序幕。我的兩個家-台北與柏林,每次抵達桃園機場,明明身處空調中,卻馬上感覺到被那亞熱帶的、暖而潮濕、繁忙交通的氣味歡迎;而夏天的柏林聞起來是綠色草原,冬天如純淨冷冽融雪。 摩登時代,指尖之間我們送出影像與聲音,唯有氣味無法,也因為如此,它顯得如此獨特與親密,人們得用很多的文字與想像力,才能構築味道的樣貌。 一位前輩曾分享,他旅行時會打開一瓶新香水,爾後用這個味道回憶旅行;我試過,受用但並非每次能尋得滿意的香味;後來,我遇到一位法國釀酒師,他說 ’’to smell and to remember’’,於是,我學會了有意識地去記住味道:巴黎麵包舖出爐的烘焙香、柏林 Kreuzberg 混雜大麻與煙草的空氣、巴塞隆納小館子海鮮燉飯的鮮味,台北寧夏夜市食物與油煙的厚重 …… 閉上眼,我能因為一個氣味分子,而將我拉回這些場景。 別錯過你可能會心儀、卻忽略的味道:報紙的油墨、乾燥的落葉、削鉛筆的屑屑、手指劃過物件而留下的抽象氣味;我採訪著名出版人 Gerhard Steidl 時,他提醒,印刷油墨是他製書過程的重要環節,「閱讀前先把書拿起來聞聞吧!」氣味與香氣是兩件事;氣味連結著回憶,香氣用來愉悅自己;遠行時,帶上熟悉的味道好讓我少一點認床,像是每日用的滾珠精油與線香;而要讓旅館更舒服,就點上香氛蠟燭、再泡個芬芳的澡。被真心喜歡的香氣環繞著,就是浪漫的仙丹妙藥。   「下一次旅行」想打包的隨身小物 氣味物件|巴西聖木、喉糖、棉質購物袋、御守、水晶、旅遊書     許育華 — 專欄作家,曾任職多本時尚雜誌如《Vogue》、《GQ》等;擅寫設計、生活風格、文化與旅行,鍾愛物件與雜誌,文章散見各出版媒體;旅居柏林。著有《戀物絮語》。     二十周年特別企劃_氣味自遊人 x 20【自遊人旅行專欄】 本期主題,特別邀請 4 位文字創作者,打開嗅覺記憶,書寫連結「氣味」的旅行風景,在文字與氣味之間,歡迎嚮往遠方的自遊人,來趟紙上行旅。   伊日誌 Yiri Living Zine 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