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CULTU-RE 文化實驗

    甫獲得 2018 年「德國 iF DESIGN AWARD 產品設計獎」的 CULTU-RE,他們設計的「A5筆記本套」因惜物風格、回收再生的設計概念,而得到評審的肯定與青睞。堅持自己打樣的「 CULTU-RE 」,經常在設計的過程中,嘗試上百次修改試用,只為了努力實踐品牌最初「物盡其用、永續設計」的核心價值。 回收紙張、丟棄的果菜瓦楞紙箱、過期日曆、二手衣物、選舉結束後的競選廣告帆布,這些在我們生活中視為準備淘汰的物品,對「CULTU-RE EXPERIMENT文化實驗」創辦人盛彥與乃韻而言,則都是他們用來實踐生活理念的元素之一。「CULTU-RE」以永續設計為出發點,將這些待回收的物品,一一再製成筆記本、瓦楞紙明信片、廣告帆布萬用袋、環保提袋等產品,在落實循環經濟的同時也傳遞出惜物念物的精神。 於2014年創立的「CULTU-RE 」,是創辦人盛彥在執行「YUTIAN DESIGN 雨田設計」以商業設計案為主之下,所反思成立的設計環保品牌。有感於在商業設計中製造太多耗材,再加上自己對於包裝設計的興趣,及過去製作觀光紀念品的經驗,因而開始嘗試以舊的東西重新生產,將不完美的東西,再製成具有台灣在地文化特色,與對環境友善的新物品。盛彥在「雨田設計」與「CULTU-RE」兩個品牌中尋得平衡點,靠著商業案子扶植小而美的「CULTU-RE」,讓他 在發揮職場專業的同時,也透過不斷實驗的模式,嘗試各種環保材質,傳達出生活理念。 而這些回收紙張、果菜紙箱、競選人廣告帆布、回收學生制服等二手回收物品,有時是從資源回收商取得,有時是盛彥與乃韻去逛菜市場、果菜批發超市、大賣場時,找尋得到的特殊蔬果圖案紙箱,有時也會是有人將待丟棄的廣告帆布自動蒐集給他們。待收到這些回收物品後,再經過蒐選、清洗、乾燥、整平、劃圖、裁切、裝訂等步驟,將蔬果紙箱再製成果菜瓦楞紙筆記本與明信片,將過期日曆紙再製成筆記本,將廣告帆布製成書衣與萬用袋,無意間也解決了資源回收 無法處理的材質。這時陪伴我們每日生活的筆記本或帆布袋,皆添上台灣特產蔬菜水果圖案、小時候家中的經典藍色日曆、競選廣告帆布上的字樣,隨著日子堆疊讓台灣文化痕跡嵌入你我的生活隙縫中。 以四個要素「文化即是生活」、「實用性的設計」、「友善生產」、「減少消耗」為品牌核心的「CULTU-RE」,盛彥與乃韻期待將對舊物存有的情感與台灣生活文化元素的保存,透過發揮自己包裝設計與品牌行銷的專才,以再生環保精神設計出耐用、具有質感的生活用品,盼喚起大家共同反思舊物的意識。  CULTU-RE文化實驗 官方網站:www.cultu-re.com    
  • 在熱浪下尋找減碳解方

    接連幾週柏林被熱浪籠罩,多數柏林人都住在保溫至上而設計的綠建築裡,雙層玻璃、厚達三十公分的牆面、節能蓄熱的大片落地窗,在這波35-38度的熱浪中,許多人夜不成眠熱到生病。除了柏林車站內唯一一間24小時的藥局宣佈關門以外,機場的行李運輸也跟著大亂,勞工部門討論高溫假該怎麼放。還好八月是歐洲人的暑假,許多商家自動放假。而賣場中的電風扇每日售罄,貼上公告:「請不要再向詢問店員電扇,已經完售,下次請早。」 電扇荒與公共服務皆因熱浪受影響,環境專家認為這種極端氣候可能會成為常態。要怎麼對應環境變遷,德國環保署署長Svenja Schulze發表在「解決方案研討會」上提出的幾個創意方案,其中有些提案指出,若將提高有機農場的土地佔比或許是一解方,由於健康的土壤裡的蠕蟲、昆蟲、蕈類及腐殖質需要消耗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在有機農業條件下的土地,或許能夠小幅度地吸收過多的二氧化碳。 而實際統計也顯示出,農業也比工業所排放的廢氣相對來得少,根據德國聯邦政府的氣候保護計畫,期望要在2030將德國的氣體排放量降低34%。而另則新聞也呼應了指導方針,德國的農場近年來由於市場驅力及觀念的宣導下,也愈來愈高的比例轉型成為有機農業,今年的農場面積與去年相較成長了9.7% ,而其中有機農場的面積增加了8.3%。 根據聯邦有機物產局統計,在2017年有超過2200個農場改行有機農法,換句話說,就是每天都有467個足球場的面積成為有機農場。 這些土地使用上的改變或許與近年來歐洲有機食品的需求大增的結果有呼應的關係,2015年有機食品價格飆升,由於本地物產供給不及,許多有機食品轉為引進外國產品,這些運輸、包裝的過程本身也提高了碳排放,而在德國有機商店販賣的產品幾乎80%都來自國外。在這樣的結果下的碳足跡帳單,外國的有機農產比起本地產的非有機農產實際上更是不環保;但也在這個有機農產的市場誘因下,德國農場提高了有機比例。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對於訊息紛雜瞬息萬變的世界,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許與挑選新鮮物產的好眼光是一樣重要的。
  • 歐盟推動限塑令

    五月底的歐盟執委會提案,預計將禁止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數量及製造,而塑膠業的製造商還需被迫負起清潔與回收的責任。這項提案具體將大幅影響的人們生活,從棉花棒、無法回收的寶特瓶、到超商包裝肉品的塑膠盒,也預計會影響塑膠製造業的生計。 未經回收處理的大量塑膠垃圾,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造成野生動物誤食而亡,即便是掩埋或者燃燒也都將產生大量污染,而未經處理的塑膠垃圾再經過洋流將塑膠沖碎成極小的顆粒後,這些微粒也不會消失,而是在自然環境中一再循環而永不消失。若要真正解決塑膠問題,得從源頭製造時,就提供一個不會進入垃圾堆,而可以循環回收再利用的機制,才會真正讓塑膠不影響環境。 目前德國只有在瓶罐回收上建立一套有效率的回收方法,在每一次出售的瓶子中強制加入「瓶費」,反映在其材質的回收難度,若是玻璃罐大約是 8 cent歐元,而塑膠瓶則高達 25 cent(換算成台幣大約10元)這樣的機制讓人不會輕易將喝完的水瓶棄置,甚至許多退休或失業的人把「撿瓶子換現金」做為正職,在夏天的公園裡,幾乎沒有「可以換錢」的瓶子落地,雖然其他沒有價值的垃圾,還是乏人問津的散落在漂亮的草地上。而在擺放超市裡可樂、啤酒或是礦泉水外觀也常有明顯的使用痕跡,瓶身也配合成較扎實的厚度。 由於柏林的傳統市場較少,唯有週末有機小農市集與土耳其社區的果菜市集,大部分的生鮮食物的來源還是超市。而超市又時常傾向過度包裝以刺激銷售;相較於台北每區仍有每日營業的傳統市場,似乎過度包裝的問題更顯嚴重。而為了呼應這些問題,德國超市巨頭 EDEKA前幾年開始在一些分店的肉舖推出UV殺菌機的服務。在德國超市購買鮮肉、香腸以及起司,通常是由專人幫你切好並且用一次性的塑膠包裝包裹,再交給客人。而EDEKA提供的服務則是鼓勵客人自備盒子,他們提供殺菌服務,45秒後完成殺菌,讓顧客放心且便利的使用自備的盒子,以降低塑膠的使用。 從制訂政策開始到落實,一個大幅的改變推動,許多呼應的細微政策與作法。對於環境的重視以理性的立法開始,嚴格的落實取締,大企業也響應輿論壓力,擔負起對於環境的責任。   TEXT│吳思薇 PHOTO│EDEKA  
  • 環保創新大旗下的地方掙扎

        1 月 17 至 26 日是柏林國際綠色週 (Berlin International Green Week),最早於 1926 年組織了相關活動,最開始並未國際化僅限於德國本地,其簡單的初衷是讓農夫與科學家進行交流,因為二戰也曾經停辦。在 1951 年重新辦理後就年年辦理直至今日。這是一個農業博覽會的場合,因為近來環保觀念興起,一屆比一屆更加盛大,去年聚集了來自 61 個國家 1750 個展商,共同展現對於食物、耕作、衍生產品的創新想像。   提到環保,我們不得不提及去年 12 月中,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上。歐盟執委會新上任的主席馮德萊恩通過了歐州綠色政綱 (European Green Deal),並且將這項政綱比喻為「歐洲人的登月計畫」。預計在 2050 年達成洋洋灑灑的十大要點,包含了人類生活與商業活動的許多面向。其中較令人矚目的有:企圖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歸零的「碳中和」、製造商品能源永續的「循環經濟」、無論是空氣或是水都要「零污染」的經濟模式,以及以環保結盟的跨國經濟組織等等。目標固然大膽,更可以堪稱激進,不過實行細節仍然保留了許多模糊地帶。 而就在 1 月柏林綠色週盛大開展之際,城外布蘭登堡州議會的一場閉門會議中,初步同意了美國特斯拉自動車公司的一項開發計畫。據聞特斯拉預計將花費 4100 萬歐元收購 300 公頃的森林地。在柏林東邊的小鎮 Grünheide,將要打造生產特斯拉自動車的巨型工廠(Gigafactory 4),並且計畫在 2021 年啟用,預計產能達到每年 50 萬輛的特斯拉自動車。人們形容此舉有如美國自動化大軍的逆襲,跨海來到這個歷史悠久的汽車大國,兵臨城下要攻入這個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 不過,事情沒有像藍圖那樣美好,1 月 18 號在市中心引發了當地居民支持和反對的抗爭。 反對的群眾約莫有 200 名現身抗議,其中有人提到在 20 年前,同為汽車生產商的 BMW 也曾計畫在同一塊土地上建造工廠,但是森林不是用來生產汽車的。標語大多表達對於這項決策的質疑:「黑箱會議」、「環境殺手」、「森林拒絕大工廠」等等。不過卻在短短的 300 公尺外,另有 50 位群眾支持這項開發案。支持者表示特斯拉的計畫是小鎮的未來,面對氣候劇烈變化,象徵環保的電動車正是該走的路。期待隨著特斯拉建廠而來的工作機會以及公共建設的投資。 環保團體表示,當地供水系統恐怕無法負荷工廠所需的大量水資源,這恐怕將進一步的使森林地旱化。對照位於南半球的澳洲,由於乾旱而引起蔓延全國的野火,認為這項開發案還是需要更仔細評估。特斯拉總部,面對這些質疑聲浪,隨即在 16 號在社區裡設立了資訊中心,試圖在當地進行社群討論遊說,以減緩居民的不安。這項計畫目前仍未定案,從開發的方向與土地的價格都還在協調之中,不過在已有不少推土機在森林邊緣待命。 無獨有偶的,在 1 月 17 號的柏林市中心 —— 布蘭登堡門前聚集了上千台的農用拖拉機,自德國各地進城,抗議政府即將實施的農業計畫。這已經是去年11月以來第二次大規模集結在柏林。同一時間也在北德 Hannover、Kiel 等地也都有串連響應的抗議活動。各地的農夫團體反對更加嚴格的施肥條件和動保規則,同時也要求更合理的農產品定價。這些更嚴格的規定,或許對於大規模大資本的農場來說,只是獲利模式的調整及投資,但加諸在小農則身上可能是導致倒閉的風暴。 而身處台灣的我們在剛剛經歷了史上最熱的冬天,日日與骨瘦如柴北極熊在手機螢幕裡相遇,為燒燙傷的澳洲無尾熊擔心之時。正視環境問題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世代任務。但是上述這些衝突的案例,也暗示了新的課題:要如何在環境改革的過程中,使人民團結,傾聽各方並協調前進,目標一直且體恤各個前進中的個體,一起和諧共生,往下一個十年邁進。
  • 環保運動,拒用吸管

    炎炎夏日,按耐不住酷熱氣溫的你,是不是經常來一杯沁涼冰飲呢?而且台灣茶飲種類眾多,許多新滋味令人躍躍欲試,不過一杯飲料一根吸管,這個夏季,你有算過總共使用了幾根塑膠吸管?這陣子在網路瘋傳一部令人心碎又心疼的影片,影片中塑膠吸管深深地插入海龜的鼻子裡,海龜痛苦不堪,還好遇上好心人士,否則塑膠吸管待在體內時間越久,海龜的後果不堪設想。沒錯,就是你我經常所使用的塑膠吸管,它很可能成為扼殺一條寶貴性命的兇器。 2011在美國佛蒙特州,一位九歲男孩克雷斯(Milo Cress)發起了拒用吸管的運動「Be Straw Free」,小男孩親自走訪自家附近的餐廳,要求餐廳不要主動提供顧客吸管,至今活動仍持續在發酵中。也因為他,在美國有了「711 無吸管日」! 我們不能阻止吸管的生產,但我們能控制自己所使用的量。現在有許多環保材質的吸管,可重複利用並且堅固,身邊如果還沒有一支304不鏽鋼吸管,那你就落伍啦!不鏽鋼吸管在生活百貨就可以買到,另外還有竹製的吸管,不喜歡冰冷僵硬材質的你,能夠自然分解的竹製吸管將會是你的首選。不過最根本的是,直接減少吸管的使用量,少了一點便利,飲料依舊可以很好喝!一起讓「拒用吸管」成為當代全民的環保運動吧! 伊日美學生活品牌理念追求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看書、好好睡覺……,讓我們所處的環境不僅健康更能充滿愛,因此代理的品牌Escents伊聖詩在提供顧客優良品質的產品時,同時也不忘善待地球,只要帶著伊聖詩產品的空瓶,參加回收活動,每只容器可折抵當次消費金額$10!幫你省荷包也一起愛護地球! * 參考原文:環境資訊中心 e-info.org.tw
  • 送給地球一份禮物

    我們向地球已經索取太多。如果能送地球一份禮物,你會做什麼?沒有靈感嗎?以下是綠色和平的15個建議。一起創造對地球永續的好生活。 01/好好住 升級再造(Up Cycling)的居家改造術已經成最新潮流,可以大大節省資源,因為舊物成了新物。幫破舊的扶手椅換新裝如何?要是無法自己來,一定也有店家能幫忙。試試家裡附近的舊家具翻新商店吧。 02/好好吃 當「剩食」已成為一大問題,審慎採購、好好吃完,就是節省地球資源。 03/永遠都記得檢查家中垃圾 盡可能讓塑膠、紙張、電池⋯⋯在相應的回收容器中落地。你會發現,剩下的垃圾真的不多。 04/改用再生紙製品 採購前應注意看成分說明,選擇使用回收紙漿製造的衛生紙,有助於森林循環再生。同樣的道理,也適用筆記紙、紙手帕,或廚房紙巾。 05/交通 在台灣,要出國多半只能搭飛機。不過,也可以選擇探索鄰近市鎮,漫遊自然與人文遺跡。搭乘鐵路也能到!能為地球省下許多碳排放。 06/閱讀時,也想到森林 圖書館借閱、二手書店尋訪,這些都比新書省紙。所以,幫書架上只閱讀一次的書撢撢灰,分享給適合的新主人吧!電子書雖然需要電,不過它們真的是完全無紙的。 07/自備飲水 多利用飲水機,取代購買瓶裝水。為地球、海洋,減少難以分解的塑膠垃圾。 08/試著一天不玩手機遊戲 將目光轉向山林,好好感受生活,是不是有趣多了!即使手機壞了,大都能送修。不然,也要妥善回收。 09/無欲過生活 試試看幾天不買任何東西,地球也會因此鬆一口氣。 10/關注你吃的魚 邵廣昭老師的《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可以幫得上忙。用永續漁法、未經過度捕撈的魚種才上餐桌,讓海洋年年有魚! 11/光顧附近的無包裝商店 購買食物卻不產生塑膠或紙盒包裝,有助我們的地球與環境。出門別忘了帶上你的環保提袋或裝填瓶罐容器! 12/愛地球永不過時的經典選擇 騎自行車取代開車或騎機車。使用大眾交通工具,也可以給我們的地球(還有你我)更乾淨的空氣。 13/減少對肉品的欲求 純素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但真的需要每都吃肉嗎?蔬果種植比起肉類的生產過程,產生的碳排放要少得多了。 14/一起守護地球 跟孩子聊聊地球,聊聊我們的海洋、森林、氣候,與生物多樣性。畢竟,地球的未來需要孩子一起守護。  15/簡單的穿衣哲學 時尚產業總是不斷推陳出新,盲目地追求流行既傷荷包又不環保。但你可能不知道,最潮的時尚穿搭可能就隱藏在二手古著商店、跳蚤市場與二手交換會,這些都能節省地球資源。較少的紡織品製造,就代表較不耗水、較少化學污染。還有,親 手縫一顆掉落的鈕扣、補一個破洞,其實沒那麼難。 Text│綠色和平